从濒临灭绝到虎豹双增查包養心得——来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观察 _ 中国发展门户网-国家发展门户

新华社长春10月14日电 题:从濒临灭绝到虎豹双增——来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观察

新华社记者邵美琦、高楠

北纬43度附近,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这个横跨吉林和黑龙江两省、面积达1.4万平方公里的公园里,野生东北虎和东北豹的数量已经攀升至50只和60只,打破了外界关于“野生东北虎将在中国绝迹”的预言。近年来,公园的生态系统得到整体保护、修复和治理,一套全新的中国模式照亮了虎豹“回乡”路。

中国“大猫”变成新晋“网红”

20世纪50年代,由于森林采伐过度,食物链中断,被称为“虎中之王”的野生东北虎在东北逐渐消失。

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人们开始付出巨大努力。虎豹处于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端,它们的存在是生态系统健康的标志。保护野生东北虎豹不只是保护单一物种,更要保护好连通的栖息地、健康的植被结构和完整的食包養網物链。

2001年,我国第一个以东北虎豹及栖息地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珲春自然保护区成立。2014年起包養行情东北重点国有林区陆续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在政府的鼓励下,不少过去的伐木工、猎人转型成为护林员、巡护员。2017年,东北包養網虎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正式启动。

今年上半年,野生东北虎“完达山1号”下山进村的视频走红网络,人们惊喜地发现这一濒危物种正在广袤山林里悄悄扩散。东北虎逐鹿、组团春游、照包養網镜子……人们讨论着又猛又萌的东北虎,“大猫”成为受追捧的“网红”。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里还不时传来好消息。不仅棕熊、梅花鹿等众多珍稀濒危物种呈现增长态势,变异色型的黄喉貂、罕见的白狍等“神兽”的出现也让人们大饱眼福。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数据显示,试点期间,森林蓄积量增长5.2%,有蹄类种群明显恢复,梅花鹿相对丰富度指数增长3.5倍,野猪增长近2倍,狍增长1倍以上,新繁殖东北虎幼崽10只以上、东北豹幼崽7只以上,幼崽存活率从30%左右提升到50%。

蛮力保护变成科学守护

公园试点初期,“通讯靠吼,交通靠走,防寒靠抖”是生态学家和巡护员的真实写照。当时,有限的技术条件耗费了科研团队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收效甚微。

“那会儿就用简单的红外相机监测,3个月换电池,3个月取视频素材包養網,3个月做分析研究。了解老虎的生存状况往往要耗费一年时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东北虎豹监测与研究中心副主任冯利民这样形容过去与东北虎的“时差”。

没有网络,建起网络。几经周折,科研团队和多家科技公司合作,利用防火瞭望塔布设起网络,研制出智能红外相机,建成“天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此举不仅可以联网完成高清图像和视频实时回传,还能做到土壤、水质、空气等传感器的生态因子采集回传。

数月的工作量压缩到一天,科研人员摆脱了与老虎的“时差”。“这对我们的研究方法来说是一个巨大改变。”冯利民说。

除了科技赋能,作为目前唯一一处地处东北边境地区的国家公园,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不断加强跨境合作保护。

四年多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与俄罗斯豹之乡国家公园开展全方位合作,推动跨国界保护地建设,开展虎豹跨境活动专项研究、巡护员竞技赛等保护行动。两国的共同努力,改善了野生东北虎豹栖息地生态环境,有力维护了其种群安全。

“虎进人退” 孤岛变成通道

虎豹定居,实现稳定繁衍和内陆扩散不但要实施生态修复、改善栖息地质量,还需要打破其被村屯、公路、铁路等隔离的“孤岛状”生存状态,避免其种群面临资源耗竭和近亲繁殖。

为此,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联合吉林和黑龙江两省政府先后出台系列文件,实施森林植被修复、核心区生产生活退出、虎豹迁移扩散廊道建设等工程。

位于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核心区的吉林省珲春市,曾规划建设一条跨省高速公路和一条跨国高铁。但有人提出,高速公路和铁路穿过保护区不利于东北虎豹的迁徙,为此,吉林省决定取消原定的高速公路建设,而高铁则改道而行。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综合处处长陈晓才介绍,目前已识别出5处虎豹扩散通道,东北虎豹正呈现明显向中国内陆扩散的趋势。

一个世纪前,曾有数百只老虎在广袤的东北平原上生存。到1998年,其数量锐减至个位数。如今,东北虎豹种群迎来了复苏。做了十年巡护员的李冬伟说:“保护野生东北虎需要几代人的努力和付出,‘虎进人退’不仅是为了老虎,也是为了我们生态的恢复,为了我们人类自己。”(参与采写:司晓帅、颜麟蕴)

两会第一观查包養網站察 ∣ 事关强国强军,习主席发出新号令_中国网

“新兴领域战略能力是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重要组成部包養網價格分,关系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关系国家安全和军事斗争主动,对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

3月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强化使命担当,深化改革创新,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

在庆祝建军90周年大会上将“构建军民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作为新形势下推进强军事业的6点要求之一鲜明提出,在党的二十大上对“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作出战略部署,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重点围绕巩固包養網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提出要求……今年两会,习主席再次发出号令,为军地勠力同心走好强国强军新征程指明前进方向。

号令如山,凝结着对时代大势的深刻洞察

当今世界,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国家战略竞争力、社会生产力、军队战斗力的耦合关联越来越紧。

如何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习主席始终高度关注。

2012年12包養網月,党的十八大之后第一次下部队调研,鲜明提出“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努力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2015年,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强调“以强烈的责任担当推动问题的解决,正确把握和处理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使两者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2017年,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2018年,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对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作出进一步部署;

2023年,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体学习,强调“加强跨军地治理是全面加强军事治理的应有之义,是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内在要求”……

一次次阐述,把大势谋未来;一声声号令,明方向励军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统筹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型作战力量发展,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党的二十大后,党中央从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局出发,明确提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提供了难得机遇。

这个春天,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习主席以宽广视野、深邃思考,对全面提升新兴领域战略能力作出部署。

要突出发展重点,抓好新兴领域战略能力建设有关战略和规划落实。要统筹海上军事斗争准备、海洋权益维护和海洋经济发展,提升经略海洋能力。要优化航天布局,推进我国航天体系建设。要构建网络空间防御体系,提高维护国家网络安全能力。要加强智能科技重大项目统筹实施,加大先进成果应用力度。

目标更加明确、重点更加突出,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广阔前景催人奋进。

号令如山,贯穿着对改革创新的高度重视

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人民军队不断发展的康庄大道。

从“人民军队的力量来自改革创新”“人民军队必须勇于改革、善于创新”,到“把创新摆在我军建设发展全局的重要位置,靠改革创新推动国防和军队建设实现新跨越”;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到“创新能力是一支军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战斗力的加速器”……党的十八大以来,在许多不同包養的重要场合,习主席反复强调改革创新的重要性,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坚持改革创新,大刀阔斧、蹄疾步稳——“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时代要求,是强军兴军的必由之路,也是决定军队未来的关键一招”。

坚持改革创新,直面挑战、抢抓机遇——“面对世界新军事革命的严峻挑战和难得机遇,只有与时俱进、大力推进军事创新,才能尽快缩小差距、实现新的跨越”。

坚持改革创新,聚焦打赢、突出重点——“要着力创新战争和作战筹划,紧跟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演变,紧贴作战任务、作战对手、作战环境,大兴作战问题研究之风”。

这次重要讲话,“改革”“创新”等词语密集出现,充分展现出军队统帅一如既往的高度重视。

要增强创新自信,坚持以我为主,从实际出发,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

要把握新兴领域交叉融合发展特征,加强集成创新和综合应用;

要把新兴领域改革作为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个重点突出出来,构建自主自强、开放融合、充满活力的创新生态;

要以加快新质战斗力供给为牵引,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优化国防科技工业布局,健全先进技术敏捷响应、快速转化机制,构建同新兴领域发展相适应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

要更新思想观念,大胆创新探索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和运用模式……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贯彻军队统帅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军必将用好用足各方面优势力量和资源,更加有力抓理论创新、抓科技创新、抓科学管理、抓人才集聚、抓实践创新,以重点突破带动和推进全面创新,不断开创强军兴军新局面。

号令如山,传递出加速提升新质战斗力的坚定意志

“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双向拉动”“打造新质生产力和新质战斗力增长极”“充分解放和发展新质战斗力”……这次重要讲话中,围绕新质战斗力建设,习主席进一步指明方向、作出部署。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主席与时俱进创新军事战略指导,科学回答“打什么仗、怎么打仗”这一重大问题。

视察陆军机关,要求“把新型作战力量建设作为突破口,着力提高精确感知、精确指挥、精确打击、精确评估、精确保障能力,提高立体突击、快速反应、远程机动能力,提高特种作战、拔点夺要、战略破袭能力”;

出席南海海域海上阅兵,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快发展新型作战力量,着力构建现代海上作战体系,努力增强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和水平”;

到空军航空大学视察,提出“要紧跟世界新军事革命发展趋势,加强新兴领域预置,加强前沿学科建设,加强新型人才培养,推动新质战斗力加速孵化和生成”;

向火箭军授予军旗并致训词,命令“全体官兵要把握火箭军的职能定位和使命任务,按照核常兼备、全域慑战的战略要求,增强可信可靠的核威慑和核反击能力,加强中远程精确打击力量建设,增强战略制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火箭军”;

……  

加速提升新质战斗力,军队统帅一以贯之的坚定意志包養,持续转化为全军官兵谋战思战的自觉行动、能战善战的过硬本领。

号令如山,使命催征。

从春天再出发,按照习主席擘画的蓝图,向着习主席指引的方向,锚定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全力攻坚,全军将士正在跑出新时代强国强军事业新的加速度。

总策划:任卫东

总监制:孙承斌

策划:李学勇、霍小光、邹声文

监制:张旭东、张晓松、黄明

主笔:梅常伟、张汨汨、刘艺

统筹:罗辉、吴晶晶

视觉|编辑:张爱芳、包昱涵

新华社国内部、新华社解放军分社联合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向冬闲田要牲查包養網心得畜“口粮”_中国网

仲夏时节,科尔沁沙地草色碧绿,家住内蒙古通辽市库伦旗茫汗苏木的青松一大早就赶到了开鲁县东风镇,听说这里种了冬黑麦,秋种夏收,不争农时,收获后还能接着种其他作物,可作饲草喂牛,也能当包養網價格粮食收获,他要去看看麦子长势如何,寻思着能不能在自家地里也种上。通辽市各旗县、乡镇的农牧民及农牧企业代表纷纷赶来这里的观摩会,他们心中充满了疑问:冬黑麦能不能顶住科尔沁冬天的严寒与风沙?产量怎样?如何种植?

顽强越冬,不争农时

冬黑麦的长势很好,让观摩会现场的观众眼前一亮,这种长势也超出了研究团队的预料。

去年冬黑麦经历了一个严冬,通辽开鲁县东风镇最低气温达到零下26℃,风沙大,还没有积雪覆盖。

“前年、大前年冬黑麦播种后,在入冬时能有2-3个分蘖,但是去年冬黑麦入冬时还没有分蘖,加上冬季降雪少,春季温度偏低,变温剧烈,情况非常不利于返青。”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王振国说。

“从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我们都是提心吊胆度过的,每天盯着天气预报,担心冬黑麦不能适应。”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王显国说,但这种情况下冬黑麦依旧能顽强越冬、并在今年顺利返青,证明其顽强的抗寒抗旱抗风沙能力。

林辉草业公包養網 花園司已经连续两年大面积种植冬黑麦,公司负责人刘林对冬黑麦的顽强适应能力也深有体会:“冬黑麦很耐旱,去年9月我们种了1300亩,浇水的地块,冬黑麦长得很好,有些地块在喷灌圈之外,没有浇过水,冬黑麦长势虽然差一点,但都没有死。”

冬黑麦还具有一定的耐涝能力。“我们有一块试验地,地势低洼,春季雪化后,雪水都汇聚到那里,冬黑麦在水里泡了足足10天左右,也挺过来了。”王振国说。

除了抗逆性强,冬黑包養麦的另外一大优势是不争农时、不与主粮争地。

在通辽,每年秋季作物收获后,土地便闲置了,利用冬闲田种上冬黑麦,第二年夏季收获后还能接茬种植其他作物。这种“冬黑麦+”的种植模式能够实现一年两收,提高土地利用率。

“‘冬黑麦+饲用高粱’‘冬黑麦+青贮玉米’‘冬黑麦+鲜食玉米’等,都是可行的轮作模式。”内蒙古民族大学教授张玉霞介绍。

此外,通辽市农牧科学研究所开展了冬黑麦与各类作物的轮作试验,包括冬黑麦与谷子、糜子、黍子、豆类、向日葵等轮作。结果表明,在科尔沁沙地,冬黑麦饲草和种子收获后可以进行多包養平台推薦种饲用、粮食及经济作物种植。

“今年的冬黑麦收割完,我包養们就准备接着种向日葵。”观摩会上,刘林指着眼前的麦地说。

不仅有轮作,还可以套种。林辉草业公司在苜蓿地里也种上了冬黑麦,可以帮助苜蓿更好越冬。

“我们合作社有一万多亩林地,想看看能不能套种冬黑麦,发展林下经济。”扎鲁特旗青旺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贾宝柱专程赶来观摩会了解情况。

单产高品质好,缓解饲草短缺

冬黑麦的产量如何?为了解答这一疑惑,观摩会还进行了现场测产。

“测定结果显示,冬黑麦亩产鲜草达到2.8吨,折合干草超过700公斤。”王显国宣布了测产数据。

相比于通辽地区常见饲草燕麦,冬黑麦的产量要更胜一筹。“更重要的是,黑麦是越冬作物,返青早,生长速度较春播燕麦快,可较早达到高产水平,通常5月底至6月上旬即可收获,而饲草燕麦通常在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才能收获,黑麦收获遇雨的概率明显小于燕麦收获期,更利于调制干草,这是种植冬黑麦的一大优势。”林辉草业公司技术总监王国君介绍。

另外,冬黑麦在拔节期之前刈割还可再生,可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刈割期,制作青饲、青贮或晒制干草。

营养成分上,冬黑麦也毫不逊色。王显国介绍,开花期冬黑麦的蛋白质含量达到11%左右,高于玉米籽粒及全株青贮玉米,总体饲用价值接近或与A型燕麦相当。

冬黑麦是一种粮饲兼用的作物,原是从俄罗斯引进,是俄罗斯、波兰、德国等国的主粮,俄罗斯特产黑列巴面包的主要原料就是黑麦。在我国,饲草缺口很大,冬黑麦作为饲草,具有产量高、品质优良的特性,恰好能够缓解饲草短缺的问题。

通辽地区养殖业规模大,肉类产量位居内蒙古首位。尤其是肉牛产业,近些年发展迅速,成为全国肉牛产业重镇,2022年全市肉牛存栏367万头,肉牛出栏100多万头。

“我们那边几乎每家都会养牛,最愁的事就是草不够,养殖成本高。”青松说。他所在的库伦旗,人均肉牛养殖量近3头,有些乡镇人均肉牛养殖量甚至达到10头以上。

去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库伦旗科技特派团成立后,王振国等科技特派员在库伦旗建立了“冬黑麦+”越冬栽培技术示范田,面积有150亩,今年还未收获,已有附近养殖户出价要预订饲草。

青贮玉米和粮食秸秆一直是当地养殖肉牛的重要饲草料,但是这些资源并不能充分满足养殖需求,成为制约肉牛养殖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冬黑麦+”种植模式,为打破饲草增产瓶颈提供了可能性。“初步测算,以纯干物质计,冬黑麦轮作青贮玉米的模式比通常的春播青贮玉米每亩增产饲草300公斤以上,而通辽青贮玉米年种植面积有500万亩,如有50万亩与冬黑麦轮作,在不多占用耕地的情况下每年就能多供应15万吨的优质干草,从而有效缓解本区域优质饲草的供需矛盾。”王显国表示。

风沙的减速器,土壤的保护衣

推广冬黑麦,为什么要在科尔沁沙地?除了养殖业的需要,生态因素也是重要考量。

“一年两场风,一场刮半年”,这是科尔沁沙地曾经风沙肆虐的写照。经过多年治理,科尔沁沙地虽已实现了“绿进沙退”,但是冬季裸露的耕地,依然经受着风沙的侵蚀,并成为沙尘的主要来源之一。

为了减少冬春风蚀危害,通辽人尝试了各种办法。

王振国回忆,科技特派团曾经在库伦旗额勒顺茫汗看到地里一片野草,问农民为什么不除草,回答说是专门留草过冬,来保护土壤。

“种野草不如种饲草。冬黑麦在冬春生长,具有防风固沙、保护土壤的强大生态作用。”王振国说。

研究团队过去两年在林辉草业公司典型风沙土地段的风蚀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冬黑麦覆盖的地块,春季输沙量明显减小,比玉米留茬和秸秆覆盖抵抗风蚀能力更强,土壤养分损失也最少,与玉米秸秆留茬田相比,黑麦田的同期输沙量减少了86.7%。

冬黑麦适应性强,让其能够在各种环境下扎根土地、保护土壤。在库伦旗老虎洞嘎查的一处山坡旱地上,记者见到了通辽农牧科学研究所在这里试种的冬黑麦,在完全依靠降雨、没有灌溉水源的情况下,顽强的冬黑麦今年春天顺利返青,预示着在旱作条件下冬黑麦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除了科尔沁沙地,王显国教授团队近两年还和榆林市榆阳区林业局、榆阳区草原工作站一起合作,在毛乌素沙地成功示范应用了“冬黑麦+”种植模式,也初步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和生产效益。


欧洲2.3吨卫星失控坠回地球,预计查包養網站将坠落北美海岸_中国网

【环球时报综合报道】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1日报道,当天欧洲航天局(ESA)的一颗卫星包養失控坠入地球大气层,其大部分已在坠落过程中烧毁,目前暂未有卫星残骸造成地面损失的报道。

ESA通报显示,这颗代号为ERS-2的地球探测卫星于世界标准时间(UTC)21日17时17分在太平洋上空、阿拉斯加和夏威夷之间重新进入大气层,预计将坠落北美海岸,整个过程处于失控状态。该卫星于1995年发射升空,是当时欧洲最先进的地球探测卫星,体积相当于一辆校车包養,燃料耗包養尽后的重量约为2.3吨。目前,ESA空间碎片办公室正会同监视网络持续监测追踪该卫星。

据报道,人类包養行情走向太空近70年来,有上万吨人造太空包養網飞行器坠入大气层,但造成地面损失的寥寥无几。ERS-2属于较大的卫星,几乎每隔数星期就有一个与其体量相仿的人造太空飞行器坠入大气层。(甄翔)

乡村振兴海南在行动|小小积分,让海南乡村文明落地生根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家乡村振兴信查甜心寶貝包養網息门户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积分可用于落户;在海南乡村,积分也是一个流行词。塑生态之“形”、铸文化之“魂”……新时代的乡村要“内”“外”兼修,小小积分在背后发挥着巨大的导向作用。

海南省在乡村治理中实施积分制,根据乡村文明的标准给村民的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并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物质奖励或者行为约束,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一个个由积分带来的生动故事,改变的是乡村陋习,弘扬的是文明新风,让乡村文明落地生根。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三弓村两委干部在给村民打分。新华网发

塑新貌

一点点扮靓人居环境

莺歌海是位于海南岛西岸、三面环海的渔村小镇,名字富有诗意,居民生活环境也如同陶渊明诗歌里描述的那般,“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冬日清晨,在暖阳映照下,已经有村民起了早,将自家房前屋后打扫干净,庭院杂物收拾整齐。按照莺歌海镇乡村治理积分包養網制评分细则,仅此一项,居民每月最高能获得50积分,可用于兑换油盐酱醋等生活百货。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成为志愿者参与清理卫生死角也能积分。如今的莺歌海,卫生死角少了,水清岸绿、路面整洁,村居环境越来越好了。

建设美丽乡村,人人受益,更需人人出力,乡村环境的建设与美化,村民是主力军。时间退回到两年前。2020年11月10日,海南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实施意见》,特别要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因地制宜推广积分制。在这项实施意见印发的两个多月前,作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国家首批试点县的乐东已全面启动、先行先试,在抱由镇抱邱村以及莺歌海全镇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

两年间,积分制在这里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子,莺歌海镇的许多村民对此都称赞有加。村镇干部都觉得,以前不好开展的工作现在更好开展了,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性更高。“村里事”变成了“家里事”。

“要一桶花生油!”“我要两瓶洗洁精!”带着记录着一点一滴积累的“积分存折”到积分超市兑换心仪的商品,成包養为居民们日程表中津津乐道的一项。

“门前卫生搞好能得积分,种一些花花草草更漂亮,还能再得奖励分呢。”许多居民对于挣积分攒出了经验,茶余饭后还乐于交流,言语中流露出喜悦。

海南省已累计开展积分制试点340个,创办积分兑换超市(点)81个,共有11.30万户、47.42万人参与积分制相关活动。

  儋州市那大镇军屯村委会村民进行积分兑换。新华网发

促振兴

一层层激励村民创收

广袤的乡村田野上,不仅蕴含着希望,也蕴藏着智慧。

乐东黎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户外公告墙上,详细列举了60项加分、扣分细则:除了房前屋后没有垃圾、粪便加5分等,完成技能入户登记还能加5分;参加一次就业培训加10分……莺歌海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何志刚介绍说,积分制内容分为人居环境美化、乡风文明建设、转产就业以及扣分四类。莺歌海镇的积分制方案创造性推出“上岗积分”这一概念,通过动态考核方式,对于上岗积分合格的村民,优先提供就业岗位。

此外,积分的奖励不止能用于兑换百货,它“小而灵”,既能成为就业的阶梯,还能跟村集体产业分红、成员入党、入团、贷款征信等各类村级证明挂钩。

积分制的推广“因地制宜”。与乐东相邻的东方市,积分制活动也开展地如火如荼。大田镇党委听取村民意见,召开各类人群的研讨会,与各试点村交流讨论,制定了积分制管理方案。大田包養網镇的奖励形式分为物质奖励、服务奖励、荣誉奖励等,并与村级集体收益分红挂钩。积分制既是一种约束机制,更是一套激励机制,自从实行积分制管理后,群众参与热情进一步提高,有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积分可以一目了然评出先进,但涉及利益,评分也要公开透明。三亚崖州区崖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卫平介绍,积分制坚持“三公开”,即实施方案公开、评分过程公开、兑换结果公开,实现相互监督、相互激励。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三弓村委会给村民的积分也是采取公开的方式。

  文昌市东阁镇地绿洋村两委干部在查看村民庭院卫生情况。新华网发

树新风

一步步建设乡村文明

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东方大田镇政府积极组织积分高的村民开展积分交流活动,分享积分心得,讲述积分故事包養,让村民的言行有“镜子”可照,有“标杆”可学。

春风化雨,滋润心田。做好人好事,自觉参与疫情防控、参与村级事务、保护环境、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孝敬公婆、遵纪守法……曾经习以为常的小事,也是关乎乡风文明的大事。

“行动换积分”让村民积极投身乡村治理和文明乡风建设,敦促居民自觉改掉陈规陋习,村规民约落实到位,塑造文明乡风慢慢成为所有人的共识,乡亲们的精气神越来越足。

积分制也在“与时俱进”。截至目前,海南全省累计开发管理平台(程序)16个,有效引导村民行为规范,海口、三亚、昌江陆续推广,村民在手机上就能够动态了解自己的积分加减明细、奖励兑换等情况,十分方便,“很实用!”“我会多多参与!”小积分成为日常的小确幸。

“刚开始以为很麻烦,但是村干部手把手教我们使用,我已经熟练了。”昌江村民林亚出如今时不时就点开积分小程序,查看系统内有无活动更新,顺便查看一下自己的积分。有一次,村里水管破裂,他发现之后立马主动跟同村村民一起将水管修好,顺手拍照上传系统,挣得了5积分。“要是不及时修好,村民很快就会没有水用,我们把水管修好,既帮了大家又可以增加积分,一举两得。”

海南省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在村民中实行积分制,在村组织实行清单制,创建了20个乡村治理示范村,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果。积分制将乡村治理与发展乡村产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保护生态环境、塑造文明乡风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激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包養網心得内生动力,让乡亲们不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还记得住人、留得住乡愁……(林晨音 孙乐彤 张铭琪)

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有关情况_中查包養心得国网

   

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 谢应君:

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欢迎大家出席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近日,国务院印发《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为帮助大家更好了解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邀请到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行动计划》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现在,我们先请刘炳江先生介绍情况。

2023-12-11 15:02:27

生态环境部总工程师、大气环境司司长 刘炳江:

谢谢主持人!各位新闻媒体的朋友,首先感谢大家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非常高兴今天能够在这里向大家介绍《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的有关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蓝天保卫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中之重,要以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等重点区域为主战场,大力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氮氧化物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持续降低细颗粒物浓度。要采取综合措施,加快消除重污染天气,守护好美丽蓝天。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交通运输部等26个部门联合制定了《空气质量改善行动计划》,并于11月30日由国务院印发实施。这是国家继《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之后发布的第三个“大气十条”,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明确”。

一是明确了总体思路。《行动计划》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以改善空气质量为核心,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解决人民群众身边的突出大气环境问题为重点,以降低PM2.5浓度为主线,大力推动氮氧化物和挥发性有机物(VOCs)减排,突出精准、科学、依法治污,远近结合研究谋划大气污染防治路径,扎实推进产业、能源、交通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多赢。

二是明确了改善目标。《行动计划》对标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等文件要求,提出到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浓度下降1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控制在1%以内;氮氧化物和VOCs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0%以上。同时,对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进行了优化调整,并分别提出了改善目标,要求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PM2.5浓度分别下降20%、15%,长三角地区PM2.5浓度总体达标,北京市控制在32微克/立方米以内。

三是明确了重点任务。《行动计划》提出了九项重点工作任务,一是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产品绿色升级。二是优化能源结构,加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发展。三是优化交通结构,大力发展绿色运输体系。四是强化面源污染治理,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五是强化多污染物减排,切实降低排放强度。六是加强机制建设,完善大气环境管理体系。七是加强能力建设,严格执法监督。八是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九是落实各方责任,开展全民行动。

四是明确了责任落实。《行动计划》强调加强组织领导,坚持和加强党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地方各级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空气质量负总责。严格监督考核,将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情况作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全民行动,动员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大气环境保护,共同改善空气质量。

以上就是《行动计划》的有关情况。下面,我愿意就有关问题回答大家的提问。谢谢!

2023-12-11 15:09:35

谢应君:

现在欢迎大家提问,提问前请通报一下所在的新闻机构。

2023-12-11 15:12:06

北京青年报记者:

我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制定实施了“大气十条”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想问这些计划的实施,给我国的空气治理都带来了哪些经验和启示?另外,与以往相比,新的《行动计划》在面临形势、治理思路上有什么样的不同?在治理重点和措施上有什么样的改变,有什么样的特点和创新?谢谢。

2023-12-11 15:26:08

刘炳江:

谢谢你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连续出台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确实使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大家感受得到。这八年的成功经验可以总结为聚焦产业、能源、交通三大结构调整,抓住了四大机遇,推进了“减煤、汰后、控车、治污和抑尘”等五大路径,汰后就是淘汰落后。这里面的关键是四大机遇。

第一个机遇就是咱们国家天然气消费量翻一番。从2013年的近1700亿立方米,到2020年翻一番。如此海量的数据,对改善空气质量是巨大的机遇。所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修改了天然气利用政策,新增的天然气主要用于城镇居民消费和“煤改气”,这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措施。八年来,我们集中资源、集中力量,主要在治理分散的煤炭和效率比较低下的煤炭,像锅炉、工业窑炉等,全国燃煤锅炉和窑炉减少了40多万台,对农村的散煤进行“煤改气”“煤改电”,2500万户农村居民得到了治理,老百姓也告别了烟熏火燎的用能方式,这八年减少了煤炭消费量约5亿吨,二氧化碳是10亿吨。这是第一个机遇。

第二个机遇,国家实施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这个机遇。党中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国务院提出对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三年内化解掉1.5亿吨钢铁和5亿吨煤炭目标,八年实施下来以后,全国钢铁产能减少了2.5亿吨,煤炭10亿吨。同时,大约1.4亿吨地条钢全部清零,4亿吨落后水泥也淘汰掉。此外,在京津冀周边地区,6.2万家“散乱污”企业及集群进行了清理整顿。再考虑长江大保护,沿江城市一千多家化工企业搬迁、提标改造,还有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产业上千家,这两大措施都为大气污染物减排提供了巨大的减排量。

第三个机遇,大气污染治理领域的科技进步。我们国内科技工作者自主研发了大规模、高水平的治理设施,使我们国家的治理水平大大提升了一步,比如我们国内所有的煤电企业都达到了天然气的排放水平,也启动了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同时,我们国内科学工作者也研发了具有世界水平的空气质量预测预报模式,这样就能使我们准确抓住每次污染过程。我们应对污染的过程就能科学精准,解决长距离、跨区域的污染问题。此外,我们国内科学工作者自主研发了许多监测设备,包括超级站、走航车,还有空气质量6参数监测站,全国各地城乡进行布点,我们就能准确把握每次污染过程产生、发展、消散的规律,有了这些站点,使得我们一定程度能够解决“春天烧荒、夏天露天烧烤、秋天烧秸秆、冬天烧散煤、一年四季烧垃圾”的顽症。

第四个机遇,创建中央环保督察制度。这个制度的创建,使得“一分部署、九分落实”真正成为现实,地方人民政府对空气质量负总责的要求得到了落地,也使我们每一条布置的措施从布置到开展一直到最后落实,都得到了闭环管理。这八年,每条措施的执行力都是空前的。要说经验,是345,“3”是三个主要结构的调整,“4”是抓住四个机遇,“5”是“减煤、汰后、控车、治污和抑尘”五条路径,每个环节都有不同。

我国现在成为世界上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我们国家的煤源性污染基本得到了解决,但是空气质量从量变到质变的拐点还没有到来,表现的特点是重污染还仍然多发频发,大家知道三大结构,产业结构偏重化工、能源结构偏煤炭、运输结构偏公路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二氧化硫治理是比较彻底和成功的,但是氮氧化物和VOCs的治理还在路上,尤其是现在的气象问题,春天沙尘、夏天高温,冬天又来了厄尔尼诺,对我们空气质量改善都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面对这些新任务新问题,在总结过去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基础上,本次出台的《行动计划》传承延续了“大气十条”和三年蓝天保卫战行之有效包養網排名的经验做法,主要指“减煤、汰后、控车、治污和抑尘”的五大路径,会继续在文件中不同的章节中体现。

一是要突出工作重点,坚持PM2.5改善为主线,当前我们国家空气质量污染还是以PM2.5为主要矛盾,明确PM2.5的下降目标。

二是坚持系统治污,大力同进产业、能源、交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大家可以看到,交通领域的低碳绿色转型量化指标最多,是这个文件的一大亮点,突出了氮氧化物、VOCs等多污染物协同减排。

三是强化联防联控,这是这几年来空气质量治理的一个比较成功的经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已经由“2+26”城市变为“2+36”城市,长三角与京津冀基本上协同打通,整体解决东部地区的大气污染。谢谢!

2023-12-11 15:26:28

总台央视记者:

我们关注到,《行动计划》里对重点区域有所调整。以前,“大气十条”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后来是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这次我们看到城市有所扩大,能否就这方面解读一下?谢谢。

2023-12-11 15:34:23

刘炳江:

谢谢。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规定,国务院生态环境主管部门,也就是生态环境部,要根据主体功能区划、污染状况、传输特点、传输路径,确定国家包養大气污染物防治重点区域,报国务院批准。你观察得非常细致,第一个“大气十条”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包括47个城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共80个城市,这次是82个城市。它的特点就是,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调整得多一些,由原来“2+26”城市调整为“2+36”城市。整体来说,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总数没有太大变化,主要是由80个城市调到82个城市,长三角南部的城市PM2.5基本都稳定达标了,所以就剔除了,这是根据空气质量改善的现状,还有大气传输的特点来确定的。

“2+26”变成“2+36”,十年的持续攻坚,现在发现,在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及周边交界的地方,苏、皖、鲁、豫四省交界地区城市PM2.5浓度和原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和汾渭平原的PM2.5浓度几乎接近,都是45微克/立方米左右,成为一个污染比较突出的地区,每次污染过程发生的时候,这个地方是起点,污染一发生,北上京唐、南下苏杭。根据这个特点以及多年的监测观测、气象参数和科学研究成果,把这个地区纳入进来。纳入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的城市,国家支持的力度要大一些,任务压得也要重一些,这样一来就在整体区域形成了一个空气流域的概念。大家知道,水的流域有边界,作为我们专业人士都知道大气流域的边界在哪里,这样就使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连为一体,能够系统、整体地解决大气污染问题。谢谢!

2023-12-11 15:37:39

封面新闻记者:

十年前,我国提出向大气污染宣战,也成为了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请问目前效果是否已经接近了极限?我们知道,通过转型来改善空气质量的周期往往较长,在空气质量改善方面存在哪些难题和痼疾?是否意味着未来的一段时期,空气质量改善的幅度会有所放缓,甚至出现反复?在解决这些难题方面,《行动计划》有哪些重点举措?谢谢。

2023-12-11 15:43:07

刘炳江:

你连续提了三个问题,这些问题还是比较有水平的。这十年大气污染治理的水平,大家都感受得到,北京PM2.5从2013年89.5微克降到去年的30微克,重污染天数由原来的58天下降到现在的2到3天,这个成绩,人民群众都能切身感受得到。“北京蓝”成为常态,也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作为“北京奇迹”向世界各国来进行推荐。但是现在我们国家改善的还不够,像去年PM2.5浓度是29微克,是世界卫生组织标准的五六倍,是发达国家的2-4倍,PM2.5在所有的污染物当中是对人体健康损害影响最大的,这个需要技术来攻坚解决掉。

我们国家大气污染治理确确实实进入了负重前行、爬坡过坎的关键期,绿色转型确实要有足够的时间,不能一蹴而就。是不是到了后面几年就出现停滞或者波动,这个要从几方面来看。比如说,如果仔细看我们第一个“大气十条”和第二个“大气十条”,2013年到2020年最大的机遇是什么呢?这八年,我们国家煤炭消费量是逐年下降,2020年同2013年煤炭总的消费量下降了5%左右,这是咱们国家从改革开放以来从没有过的历史机遇,增量减少了,我们在存量上多下功夫、多减排,空气质量自然而然就减少。现在这个机遇目前来看确实有点不存在了,但是出现另外一个大的机遇,就是交通领域的绿色低碳转型,大家可以看本次《行动计划》中,很多量化指标,很多亮点,因为现在PM2.5发生出现污染过程,主要是氮氧化物驱动,这是个很大的特点。

另外,再看气候条件,我们国家这几年空气质量转型,2013年到2016年是连续四年的厄尔尼诺年,2017年到2019年是正常年,2020年到2022年三年疫情期间,恰好也是个拉尼娜年。我们根据气候专家的预测,我们国家有两个周期,一个小周期,一个大周期,小周期是厄尔尼诺每4到7年有个轮换,今年又进入一次中等及以上强度的厄尔尼诺过程。另外一个大的周期来看,每隔20年,我们国家就进入沙尘频发、高发时期,80年代初到2003年是20年,现在又是一个20年,今年上半年沙尘多发的现象已经非常明显了。

第三,我们国家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国,无论煤炭的消费量、钢铁的产量、有色金属的产量,原油加工能力、发电量,都是稳居世界第一,我们一直说的产业结构以重化工为主,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交通运输以公路为主的状况还没有出现根本性的转变。这种情况下,你也看到了今年中国空气质量确实有点波动,但是这个波动是属于正常的,恰恰反映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长期性和艰巨性,蓝天保卫战既是攻坚战又是持久战,需要我们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全国生态环保大会精神,坚持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全面落实本次《行动计划》的各项措施,我们有信心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谢谢!

2023-12-11 15:43:26

香港中评社记者:

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85.1%,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为1.6%,同比上升0.8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同比上升3.7%。请问,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何在?生态环境部对今年全年全国空气质量状况以及能否完成全年目标有何预判?谢谢。

2023-12-11 16:00:59

刘炳江:

诚如你所言,今年全国空气质量确实有所波动,但坦率地讲,能稳定在这个水平,大大增强了今后我们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的信心。疫情期间,社会经济活动量大幅减少,又加上连续三年的拉尼娜现象,所以2022年同2019年相比,PM2.5浓度下降了7微克/立方米,这确实使得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我们曾经预判过,今年PM2.5浓度可能会大幅反弹,我们定的目标,就是今年PM2.5浓度比去年上升10%以上,但现在只上升了3.6%,可以说稳住了,所以我们对以后进一步改善更有信心了。

我们说的“稳”,是现在全国PM2.5浓度同比仅上升1微克/立方米,同疫情期间相比基本持平,同2019年相比下降12%。2019年可以视为正常年,今年遇到了更加极端的天气状况,据中国气象局统计,今年全国共发生了17次沙尘天气过程,为近十年来最多,比平均值高50%,其中沙尘暴及以上强度过程达到5次,是近十年同期平均的2倍左右。特别是3月19日到23日的强沙尘暴天气,影响了20多个省份,北方多地PM2.5、PM10浓度达到严重污染,张家口PM10峰值浓度超过9000微克/立方米。卫星观测数据表明,今年我国沙尘天气影响我国国土面积达529万平方公里,超过半个中国。截至11月底,仅沙尘天气就使我国优良天数比率损失3.3个百分点,使得PM2.5和PM10浓度分别上升了1微克/立方米、10微克/立方米,是近十年来影响最大的一年。疫情后,大气污染物排放增量也比较大,举一个数据,火力发电量增加了5.7%,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加7%,原油加工量增加11.2%,公路客运和公路货运分别增加了23.5%和8.2%,经济活动量明显增强带来了污染物排放的增加。在这两个因素影响下,到11月底,全国PM2.5浓度同比仅小幅上升3.6%,就是上升1微克/立方米,好于今年的目标任务和“十四五”的时序进度,所以说稳住了。PM2.5浓度稳在这个地方,现在是29微克/立方米,到年底如果不出现大范围的污染过程,预计就是30微克/立方米,就是稳住了。

“稳中有进”的“进”在哪儿呢?全国三大区域,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和汾渭平原,平均下来PM2.5浓度还是改善的。这种“稳中有进”给我们增强了信心,比年初预测的要好很多。之所以取得现在的局面,主要是今年以来,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各地方加大了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的力度。年初,我们就认为气候异常带来的不确定性要靠更多的减排来冲抵它的影响。因为还没有到年底,整个数据还没有累积起来,比如说超低排放改造,钢铁行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全国已累计完成4亿吨,其中,今年一年完成量就等于前面几年量的总和。山西省4.3米以下的焦炉今年已全部退出,总产能达到2300万吨,这个减排量是比较大的。山东省位于原“2+26”通道城市的所有长链条钢铁产能全部清零。还比如,我们正在推进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今年已经完成了200万户,交通结构调整方面,建成并开通了重点铁路专用线65条,全国铁路和水运货运量同比增长6%;新能源重卡共销售2.4万辆,同比增加36.9%。我们持续开展大气监督帮扶,开辟“线上+线下”两个战场,今年已累计检查企业3.8万家,精准打击突出涉气环境问题1.1万多个。通过上述措施,只要后面20天不出现长时间、大范围污染过程,稳中求进这个局面是可以说的,也为我们以后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增强了信心。谢谢!

2023-12-11 16:03:17

路透社记者:

我的问题有两方面,对于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您已经提到了这三个重点区域,我想问将来国务院是否会对其他区域实行煤炭消费量减少的目标?另外,国务院是否会实行国家级的煤炭消费量减少的目标?谢谢。

2023-12-11 16:08:51

刘炳江: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第90条规定,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任何新建、改建、扩建涉煤项目,必须实行煤炭的等量或者减量替代。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长三角地区、汾渭平原,新建的涉煤项目必须实行煤炭的等量或减量替代,这样增量就已经稳住了,在此基础上提出很多措施都是对存量煤炭消费的用户或者企业进行压减。京津冀及周边地区PM2.5浓度要下降20%,汾渭平原要下降15%,对这些区域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是行之有效的一条措施,这是根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法提出的,要求到2025年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煤炭消费量较2020年下降10%,长三角地区要下降5%,汾渭平原要实现负增长。至于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以外的地区实行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没有明确的法律上的要求。谢谢。

2023-12-11 16:09:05

海报新闻记者:

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我们的空气质量已经实现了明显改善,现阶段继续开展大气污染治理是否还能够得到公众的大力支持也是个关键问题,目前有部分公众存在一些误区,他们认为开展大气污染防治可能会影响经济,甚至会影响民生,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谢谢。

2023-12-11 16:09:25

刘炳江:

清新的空气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大家都渴望每天都享受清新的空气。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福祉与空气污染息息相关,根据我国科研成果,“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包養網比較的实施,因为空气质量的改善,提升我们国家人民的身体健康效益是非常明显的。治理大气污染充分体现我们国家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改善空气质量就意味着改善民生。应该说,正如你说的,前十年改善空气质量得到了人民群众广泛的支持,2013年制定“大气十条”的时候,人民群众都盼望着空气质量早日改善,把雾霾清除掉。

其实你问了空气质量改善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问题,有人说空气质量改善影响了经济发展,有一个数据,这十年我们国家的GDP翻了一番,但PM2.5下降了57%。空气质量改善是明显的,GDP增长也是很好的,所以说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多赢。

我们初步统计,因为大气污染治理全国直接间接拉动投资大约4万亿元,带动GDP增长5万亿元,这个数据是比较大的。而且因为改善空气质量,把我们国家自主开发的很多新的技术、新的产品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力促进环保装备制造、综合技术服务、锅炉改造、新能源汽车等绿色节能环保行业的发展,而且增加了非农业就业300多万个。

比如说钢铁行业,这十年,通过化解过剩产能和超低排放改造,在全国粗钢产量增长25%的同时,企业数量减少了29%,平均规模提高了52%,目前全国已累计4亿多吨粗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钢铁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如果借用世界钢铁协会总干事的话说,在参观了许多中国钢铁企业的超低排放改造后,他说中国钢铁企业干净的程度已经是其他任何国家都达不到的水平,这在世界钢铁行业是比较震惊的一句话,大家可以现场去看。同时超低排放改造还拉动投资2000多亿元,这是绿色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再比如清洁取暖,我们统计的数据,北京、天津、河北“两市一省”完成了1500万户农村居民清洁取暖改造,开始改造的时候,电网还需要大规模投入,天然气管网几乎是零,储气能力基本没有,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的短板迟早要补,因为解决大气污染,把这个短板给补上了,因为能源基础设施改造就拉动了2000多亿元投资,这种投入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举这些例子都是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协同并进的生动写照,确确实实不存在影响经济的问题,反而是优化和促进了经济绿色高质量发展。谢谢。

2023-12-11 16:09:48

台湾联合报记者:

我们看到《行动计划》里提到要加强国际合作。近年来,大陆在持续整治空气污染的同时,因为东北季风等因素,雾霾不仅对大陆本土,也对亚洲邻近地区造成影响。未来如何进一步加强区域合作,共同应对改善空气污染问题?谢谢。

2023-12-11 16:15:30

刘炳江:

大气污染传输没有国界,在特定气候条件下,大气污染会跨越国境,进行国际甚至洲际传输。每个国家是大气污染的受害者,每个国家要从自身做起,降低大气污染排放,在降低大气污染排放过程中,为区域空气质量改善作出贡献。

中国是大气污染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为区域空气质量改善作出了贡献。除此之外,我国积极参与中日、中韩、中日韩、东北亚、东亚等各种双边与多边的环境合作,合作得比较好。从2019年以来,中韩开始实施“晴天计划”合作项目,双方已连续五年签署和实施《“晴天计划”项目清单及重点工作安排》,在大气环境政策、技术交流方面,每年都进行交流取得务实合作成果。中韩环境合作中心和中韩联合环境研究实验室启动为双方大气污染治理合作搭建了平台。在中日韩三国环境部长会议框架下,设立了空气政策对话会和沙尘暴联合研究工作组,为三方开展大气环境管理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有益平台,我们每年参加这个会议。据我所知,韩国已经开始借鉴我国秋冬季污染防治攻坚做法。下一步,我们还将在继续做好自身减排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加强国际合作,把我们的工作经验更多地介绍给大家,为区域空气质量改善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

2023-12-11 16:15:49

南方都市报记者:

我们注意到,此次发布的行动计划比以往更加突出,交通绿色、低碳转型,请问《行动计划》在发展绿色运输体系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2023-12-11 16:35:54

刘炳江:

你观察得很细致,确实你抓到了亮点。我们坦率地讲,从2013年“大气十条”,到2018年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我们一直在交通领域寻找好的方法来治理。因为现在看,在煤治理比较有成效的同时,越来越感觉到移动源的污染显得更加突出,我们每次雾霾都能监测到,氮氧化物是拉动PM2.5快速上升的主要因子,环境保护部每年发布的年报显示,氮氧化物的排放,移动源是主要的贡献者。

如果看本次行动计划,交通源的措施,相比于“大气十条”和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里面的数据量化指标很多,原来是点上找经验、开辟新路径,现在到了全面治理的时期。此前八年运输结构调整卓有成效,2017年以天津港停止接收公路运煤为标志,随后所有港口停止了重卡运煤,开辟了我们国家“公转铁”的新工作,铁路运输量从那年开始连续六年增长。我们国家的铁路运输货运量接近50亿吨,相比接近10%,发达国家差不多是40%,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

零排放移动源推广有进展。大家可以看到,城市里面公交车越来越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从2013年到2022年,全国70万辆公交车新包養能源车占比已经从20%到接近80%了,城市里的垃圾清运车很多都已经开始绿色化。现在更关键的是,我们在开展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过程中,要求清洁运输,氢能重卡、电动重卡从零到现在每年几万辆,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新能源重卡的应用场景,这个确实出现了突破。

机动车的清洁化水平也有了大的提高。前八年,我们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与世界接轨,淘汰了大约4000万辆老旧汽车,非道路机械开展了专项行动,机动车排放召回累计19起,涉及17家企业,召回车辆325万辆。这是为了环保实实在在干的事。

非道路移动机械电动化有突破。电动叉车销售量占了60%,3吨以下94%都是电动产品。其他的像机场、港口码头非道路机械电动化都在大规模推进。

现在PM2.5里面硝酸盐占比还是挺高的,是第一大要素,所以现在出台这个计划里面,交通领域的低碳绿色转型着墨最多、量化指标也是最多、措施也是最细最具体的一个章节,我们认为后续几年可能就是很大的一个机遇。其中有几件事:

第一,货运结构调整更加聚焦关键领域。一是煤炭领域,强化了煤炭主产区煤炭和焦炭中长距离运输要求,铁路运输比例要力争达到90%,这是很大的一个数。同时探索将清洁运输作为煤炭等行业项目审核和监管重点,实现煤炭清洁运输“上游监管”。二是重点行业领域,扩展铁路专用线建设范围,明确年货运量150万吨以上的物流园区、工矿企业、储煤基地以及煤矿、钢铁、火电、有色、焦化、煤化工等行业建设要求。三是港口领域,在重点区域港口基础上,增加粤港澳大湾区沿海主要港口铁矿石、焦炭清洁运输比例要求,力争达到80%。

第二,机动车清洁发展更加强调新能源化。抓好公共领域的车辆和重型货车两个重点,促进清洁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公共领域要求重点区域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中重型货车,特别是我刚才讲的几个行业,提出了发展零排放货车车队的要求。

第三,非道路移动化更加强化综合治理,新能源替代和老旧淘汰都有非常具体的要求,可操作可实现。

第四,成品油质量更加突出全链条监管。成品油质量监管要抓好六个环节,形成一种机制,要求有关部门对油品的进口、生产、仓储、销售、运输、使用“六个环节”全环节监管,使质量得到保证,坚决打击将非标油作为发动机燃料销售行为。我们也会加大执法力度。

我们下一步就看怎么抓好,一件事一件事、一个指标一个指标分解抓好。谢谢。

2023-12-11 16:36:07

红星新闻记者:

2023年财政预算报告指出,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安排330亿元,重点之一是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请问,目前清洁取暖工作进展如何?面临采暖成本上涨压力,如何促进长期稳定运行?下一步有哪些具体安排?谢谢。

2023-12-11 16:37:25

刘炳江:

清洁取暖工作开展这么多年,尤其是农村散煤治理问题,确实是开创性工作,是难点问题,也是每年大家会问的一个问题。清洁取暖从一开始设想到工作展开,到了今天这个规模,截至去年底,农村已经完成3700万户改造,今年再增加200多万户,估计是3900多万户了,世界上从没有过这么大规模的工程,说是环保工程,其实也是民生工程。现在已将88个城市纳入到中央财政支持清洁取暖范围,中央财政每年都增加资金,今年达到330亿元了,清洁取暖累计专项资金占了一半,为1008.8亿元,减少煤炭消费量7000多万吨,二氧化碳减排1亿多吨,人民群众告别了烟熏火燎取暖的时代,这也是能源消费革命的标志性成果,农村用能方式发生革命性变化。

你说现在成本有所提高,怎么稳住,这确实是当前一个问题。我们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每年用财政资金给予农村清洁取暖运营补贴,国家、省、市都要进行补贴,总体来说,补贴后用电、用气成本原则上不高过用煤成本。自2020年起,大气污染防治资金中已经安排了清洁取暖补贴。二是气价和电价优惠问题。城市居民用气有国家补贴,现在农村清洁取暖也同样有补贴,给农村的气价比较优惠,但现在有些地方落实得不是很好。电价也有峰谷电价,峰谷电价用得不错,到晚上要储能,白天把热再放出来,所以价格是比较低的。原来大家反映谷电时间比较短,现在时间也拓展了。三是清洁能源供应保障问题。这是我们每年工作重点,协调有关部门保证天然气、电供应。四是监督帮扶。生态环境部每年对农村新增的清洁取暖户进行检查,合同是不是签订了,能不能得到保障;对已稳定开展清洁取暖的农户,发现问题就及时与地方政府协调沟通,尽快解决问题。

现在清洁取暖工作重心已经由原来大规模提高清洁取暖比重为主转到巩固存量和有序新增上。我们现在正在做和下一步要做的工作:一是切实抓好清洁取暖持续运行,巩固清洁取暖成果,不断完善清洁取暖长效机制,确保运行有人管、支持政策有延续、供暖安全有保障、散煤不复烧;二是有序实施新增清洁取暖改造,正在开展清洁取暖的地区按照既定实施方案有序推进;暂时未开展改造的地区,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稳妥实施新增清洁取暖改造。三是在改造过程中坚持一贯的原则,将人民群众温暖过冬放在首位,坚持以气定改、以供定需,确保能源稳定供应,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新改造尚不具备安全稳定通气条件的,尚未经过一年实际运行检验的,不得拆除原有的燃煤取暖设施,坚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多样化清洁取暖方式,为清洁取暖持续运行奠定基础。

在各部门、各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有信心持续将这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做好,将群众安全清洁、温暖过冬的需求落到实处。谢谢。

2023-12-11 16:38:48

中新社记者:

改善空气质量,打好蓝天保卫战,需要打好法治、市场、包養網科技、政策“组合拳”,特别是强化财政、税收、价格等政策支持。请问《计划》在统筹各方面合力方面有哪些举措?谢谢。

2023-12-11 17:06:17

刘炳江:

应该说,我们空气质量改善有今天的成果,人民群众都有感受,各个部门之间的合作是典范。实事求是地说,每次20多个部委会签文件,大家很快就能会签下来,本身就说明了对工作的支持。这十年大气污染治理,大家齐心协力取得这么好的成绩,各部门的配合是非常有成效的,利用法治、市场、科技、政策等手段推动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这是个“组合拳”,打得非常成功、有效。经过十年的努力,“同呼吸、共奋斗”已成为全社会的行为准则,在最新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中这一“组合拳”仍然保留、继续加强。

一是发挥财政金融引导作用。过去十年来,中央财政大气污染防治资金连年增长,累计下达了2000多亿元,尤其是有力撬动了农村清洁取暖这块最难啃的骨头,财政部运用竞争性评审这个创新的方法,没有这笔资金撬不动它。同时进一步加大相关领域的信贷融资支持力度,推广绿色金融,引导社会资本投入,规模是比较大的。

二是发挥价格政策。脱硫、脱硝、除尘电价和超低排放电价政策的实施,推动我们国家成为世界规模最大的清洁燃煤发电基地,燃煤机组大气污染物排放水平和天然气水平一样高。另外,刚刚我也提到,清洁取暖电价、天然气价格,都给予优惠。对港口岸电设施也是有优惠的,现在正在完善铁路运价灵活调整机制,“公转铁”以后,铁路运输价格也要有所优惠。

三是发挥税收调节作用。国家每年两百多亿元的环境保护税收,80%多来自大气领域。如果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执行税收优惠政策,有力支持了企业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目前的环境保护税主要针对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下一步,将继续强化税收政策支持,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加快把VOCs纳入征收范围,发挥税收激励约束作用,多排多缴,少排少缴,调动企业VOCs治理积极性。

四是完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重点行业能耗标准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已有明确规定,下一步将继续健全法律法规标准体系,研究修订相关法律,启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及相关技术规范修订研究工作。

五是加强科技支撑。科技支撑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现在科技工作者正在攻关一些比较难的问题,已经有很好的势头了,在复合污染治理、大气污染传输机理、污染物精准溯源、智慧监管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所以,这个“组合拳”前十年应用得非常成功,后面还会继续发挥它的效力,把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完成好。谢谢。

2023-12-11 17:06:31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建设美丽乡村”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行动计划》将如何保障乡村的空气质量持续美好?谢谢。

2023-12-11 17:09:09

刘炳江:

谢谢。空气质量改善是一视同仁的,现在农村确实有几个问题值得注意,如污染下乡问题,明确要求严格项目审批,严防污染下乡;省界两侧20公里内的涉气重点行业新建项目,需要开展环评一致性会商。对农村地区我们也在做一些工作,有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比如农村散煤治理,现在已经比较成功了,这直接解决了农村居民室内空气污染问题,告别了烟熏火燎的时代,室外有污染,室内也有污染,如果用散煤做饭,室内PM2.5浓度都在200微克/立方米以上了,通过散煤治理,这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了。室外的污染问题还有几方面:农村的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的散煤使用,比如烤烟、蘑菇种植、粮食加工等,这些都是没有任何措施的散煤直接燃烧,所以我们明确规定都要开展治理。现在已有非常成功的案例,像河南的烤烟“煤改电”非常成功,产品质量提高了,原来污染直接排放的问题也解决掉了。下一步,推进农村种植业、养殖业,还有农产品加工业等涉及到的散煤、小锅炉、小窑炉,尽可能用电替代。

第二,还有农村养殖业的大气氨排放问题,这次是首次提出来的。PM2.5里的硫酸盐、硝酸盐、一次颗粒物、VOCs很清楚了。铵盐主要来源,除了氮肥施用过程中释放的氨,还有畜禽养殖业中排放的氨。《行动计划》在饲料结构调整和氮肥施用技术优化等方面都有部署,提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型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大气氨排放总量要下降5%,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政策,推动开展试点工作。

第三,还有每到粮食播种、收割时节,高排放农业机械大量使用,农业机械排放标准低,大部分没有治理设施,是我们污染治理的一个短板。农村污染还有其他的,如秸秆焚烧等。农村空气污染问题,有传输的问题,但更有本身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问题。农村在大家心目中都是空气清新、江山如画的美景,希望大家携手一道把这个问题解决好。谢谢!

2023-12-11 17:09:22

谢应君:

今天的政策例行吹风会就到这里。谢谢刘炳江先生,也谢谢各位记者朋友。

2023-12-11 17:10:30


河北秦皇岛:腊月里樱桃大棚农查包養app事忙_中国网

包養網比較

1月31日,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北港镇一家樱桃种植合作社的社员在大棚内管护樱桃。

寒冬腊月,河北省秦皇岛市海港区的大棚内不同花期的樱桃树相继开花、结果,果农们包養忙着管护、采摘,大包養網棚里一派繁忙的景象。近年来,秦皇岛市根据当地气候和土壤特点,引导农民在丘陵和浅山区因地制宜种植樱桃树,促进山坡增绿、农包養網包養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 杨世尧 摄

  

国产大型客机C919首次飞出国门参加航展_中国查包養行情网

新华社上包養海2月17日电(记者 贾远琨)记者包養網 花園17日从中国东方航空公司了解到,当地时间2月17日1点49分,东航涂装的国产大型客机C919经过近6小时、约4200公里的全程直飞,顺利抵达新加坡樟宜国际机场,准备参加包養于2月20日至2月25日在新加坡举行的2024年新加坡航展。

这架C919飞机是东航接收的全球首架投入商业运营的国产大型客机,此前已经投用在东航的上海至成都、北京航线,于北京时间2月16日执行MU299调机航班,20点04分从上海虹桥国际机场起飞前往新加坡。

包養

新加坡航展期间,包括东航涂装的C919飞机在内的由中国商飞公司生产的5架国产商用飞机将与公众见面,进行地面展示和演示飞行,这是我国产商用飞包養網机首次在海外“组团”亮相。

乡村振兴海南在行动|小小积分,让海南乡村文明落地生根_中国乡村振兴在线_国家查甜心包養網乡村振兴信息门户

在北上广等大城市,积分可用于落户;在海南乡村,积分也是一个流行词。塑生态之“形”、铸文化之“魂”……新时代的乡村要“内”“外”兼修,小小积分在背后发挥着巨大的导向作用。

海南省在乡村治理中实施积分制,根据乡村文明的标准给村民的行为进行评价、形成积分,并给予相应的精神鼓励、物质奖励或者行为约束,形成一套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一个个由积分带来的生动故事,改变的是乡村陋习,弘扬的是文明新风,让乡村文明落地生根。

  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三弓村两委干部在给村民打分。新华网发

塑新貌

一点点扮靓人居环境

莺歌海是位于海南岛西岸、三面环海的渔村小镇,名字富有诗意,居民生活环境也如同陶渊明诗歌里描述的那般,“户包養網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冬日清晨,在暖阳映照下,已经有村民起了早,将自家房前屋后打扫干净包養網,庭院杂物收拾整齐。按照莺歌海镇乡村治理积分制评分细则,仅此一项,居民每月最高能获得50积分,可用于兑换油盐酱醋等生活百货。主动进行垃圾分类、成为志愿者参与清理卫生死角也能积分。如今的莺歌海,卫生死角少了,水清岸绿、路面整洁,村居环境越来越好了。

建设美丽乡村,人人受益,更需人人出力,乡村环境的建设与美化,村民是主力军。时间退回到两年前。2020年11月10日,海南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实施意见》,特别要求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因地制宜推广积分制。在这项实施意见印发的两个多月前,作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国家首批试点县的乐东已全面启动、先行先试,在抱由镇抱邱村以及莺歌海全镇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管理”。

两年间,积分制在这里探索出一条乡村治理的新路子,莺歌海镇的许多村民对此都称赞有加。村镇干部都觉得,以前不好开展的工作现在更好开展了,群众的积极性、自觉性更高。“村里事”变成了“家里事”。

“要一桶花生油!”“我要两瓶洗洁精!”带着记录着一点一滴积累的“积分存折”到积分超市兑换心仪的商品,成为居民们日程表中津津乐道的一项。

“门前卫生搞好能得积分,种一些花花草草更漂亮,还能再得奖励分呢。”许多居民对于挣积分攒出了经验,茶余饭后还乐于交流,言语中流露出喜悦。

海南省已累计开展积分制试包養行情点340个,创办积分兑换超市(点)81个,共有11.30万户、47.42万人参与积分制相关活动。

  儋州市那大镇军屯村委会村民进行积分兑换。新华网发

促振兴

一层层激励村民创收

广袤的乡村田野上,不仅蕴含着希望,也蕴藏着智慧。

乐东黎族自治县乡村振兴综合服务中心户外公告墙上,详细列举了60项加分、扣分细则:除了房前屋后没有垃圾、粪便加5分等,完成技能入户登记还能加5分;参加一次就业培训加10分……莺歌海镇乡村振兴工作队队长何志刚介绍说,积分制内容分为人居环境美化、乡风文明建设、转产就业以及扣分四类。莺歌海镇的积分制方案创造性推出“上岗积分”这一概念,通过动态考核方式,对于上岗积分合格的村民,优先提供就业岗位。

此外,积分的奖励不止能用于兑换百货,它“小而灵”,既能成为就业的阶梯,还能跟村集体产业分红、成员入党、入团、贷款征信等各类村级证明挂钩。

积分制的推广“因地制宜”。与乐东相邻的东方市,积分制活动也开展地如火如荼。大田镇党委听取村民意见,召开各类人群的研讨会,与各试点村交流讨论,制定了积分制管理方案。大田镇的奖励形式分为物质奖励、服务奖励、荣誉奖励等,并与村级集体收益分红挂钩。积分制既是一种约束机制,更是一套激励机制,自从实行积分制管理后,群众参与热情进一步提高,有了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积分可以一目了然评出先进,但涉及利益,评分也要公开透明。三亚崖州区崖城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陆卫平介绍,积分制坚持“三公开”,即实施方案公开、评分过程公开、兑换结果公开,实现相互监督、相互激励。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三道镇三弓村委会给村民的积分也是采取公开的方式。

  文昌市东阁镇地绿洋村两委干部在查看村民庭院卫生情况。新华网发

树新风

一步步建设乡村文明

乡村振兴要塑形,更要铸魂。东方大田镇政府积极组织积分高的村民开展积分交流活动,分享积分心得,讲述积分故事,让村民的言行有“镜子”可照,有“标杆”可学。

春风化雨,滋润心田。做好人好事,自觉参与疫情防控、参与村级事务、保护环境、尊老爱幼、团结邻里、孝敬公婆、遵纪守法……曾经习以为常的小事,也是关乎乡风文明的大事。

“行动换积分”让村民积极投身乡村治理和文明乡风建设,敦促居民自觉改掉陈规陋习,村规民约落实到位,塑造文明乡风慢慢成为所有人的共识,乡亲们的精气神越来越足。

积分制也在“与时俱进”。截至目前,海南全省累计开发管理平台(程序)16个,有效引导村民行为规范,海口、三亚、昌江陆续推广,村民在手机上就能够动态了解自己包養網 花園的积分加减明细、奖励兑换等情况,十分方便,“很实用!”“我会多多参与!”小积分成为日常的小确幸。

“刚开始以为很麻烦,但是村干部手把手教我们使用,我已经熟练了。”昌江村民林亚出如今时不时就点开积分小程序,查看系统内有无活动更新,顺便查看一下自己的积分。有一次,村里水管破裂,他发现之后立马主动包養跟同村村民一起将水管修好,顺手拍照上传系统,挣得了5积分。“要是不及时修好,村民很快就会没有水用,我们把水管修好,既帮了大家又可以增加积分,一举两得。”

海南省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新模式,在村民中实行积分制,在村组织实行清单制,创建了20个乡村治理示范村,推进乡村振兴取得新成果。积分制将乡村治理与发展乡村产业、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保护生态环境、塑造文明乡风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有机结合起来,激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内生动力,让乡亲们不但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还记得住人、留得住乡愁……(林晨音 孙乐彤 张铭琪)

田头直播四年,“徐闻模式”查包養行情改变菠萝产业_中国网

广东徐闻,中国大陆最南端,国内最先感受春意的小城之一。这里拥有近百年菠萝种植历史,是全国最大的菠萝产区,被称为“菠萝的海”。走红前,过度依赖线下销售渠道的徐闻菠萝,曾因疫情影响一度销路受阻。

2020年2月19日,在拼多多主导下,一场特别的助农直播在菠萝地里展开。时任县长亲自走进助农直播间,切菠萝、吃菠萝,倾情为徐闻菠萝代言,引得超30万网友围观、近30万斤菠萝销售一空。这场直播也为当地农户打开了经营思路,直播带货、线上流通开始成为徐闻菠萝的主要销售模式之一。

四年过去,“种菠萝大军”逐渐成长为“卖菠萝大军”,徐闻菠萝层层进阶,成为水果圈的“顶流”之一。拼多多平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徐闻菠萝销量同比增长60%。从购买区域来看,浙江超越广东,成为徐闻菠萝消费第一大省,江苏、四川、上海紧随广东其后,进入前五。

2月下旬,今年首茬徐闻菠萝抢鲜上市。据了解,这一年徐闻菠萝种植面积约在35万亩,年产量约70万吨,已上市菠萝近15%,鲜果价格稳定在0.8-1元/斤,大菠萝的地头收购价可达1.2元/斤。

果子的销量也是岭南佳果价格的示范性晴雨表。在近日举行的2024“喊全球吃徐闻菠萝”活动暨“2020·219拼多多首场田头直播”回顾座谈会上,徐闻县委书记罗红霞充分肯定了这场由政府、平台、媒体三方合作推动的助农直播,“感谢拼多多的快速响应和媒体全程支持参与。无论是在广东还是在全国,这场直播都有非常明显的示范带动意义。”

罗红霞指出,这次为农产品上网找市场的行动也得到了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的高度认可和支持,之后更是掀起了全国性直播助农风潮,“徐闻模式”也成为当年最流行的农业电商发展新模式。

徐闻县委书记罗红霞总结回顾“2020·包養網比較219拼多多首场田头直播”。

“县长直播是徐闻带领果农尝试互联网农货上行新路径的有益实践,也是拼多多助农直播的起点。而这场‘试验’的成功落地也得益于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这一新模式的打造与建立。”拼多多相关业务负责人表包養示,未来公司将延续农产零佣金等惠农政策,通过倾斜百亿补贴、万人团等资源、供应链优化等举措,完善农产品产地直发的超短链,让全国消费者都可以吃到新鲜、实惠的广东农货,助力农户增收致富与乡村产业振兴。

从“滞销果”到“致富果”

2020年2月,正值徐闻菠萝丰收季,却赶上疫情。“从北京到徐闻,一路上人流非常小。”有采购商在座谈会上回忆称,“特别是从海口坐船去徐闻的时候,除工作人员外好像只有不到5个人。船大人少,我有一种包船的感觉。”

县长直播的开启,点燃了徐闻的生机和活力。短短半小时就吸引超30万网友关注,而全程两个小时的线上活动,原定3万件菠萝全部售罄,直播间又紧急调货2万件,最终带动菠萝销量近30万斤。直播后,徐闻县当地农户的拼多多店铺一夜积累了3万粉丝,近20天内更是累计销售菠萝5.1万件。

这次直播是徐闻当地政府带领果农尝试互联网农货上行新路径的有益实践,当地农户纷纷打开经营思路,学习直播带货、线上开店销售。徐闻菠萝也逐渐成为全国消费者认可的区域公共农产品品牌,徐闻菠萝的网络上行试验则被称为“徐闻模式”。

为了做大徐闻菠萝的市场影响力,将其打造为“城市名片”,当地持续推进数字营销工作,培养了一支带不走的直播力量。如今,做电商已经不再需要政府推动,更多当地人都在自发做农业电商。

95后徐闻本地小伙邹自营去年从广州回到家乡,在拼多多上尝试做起了农产品电商,“因为发现身边不少朋友靠这个赚到了钱。”

4-6月、8-11月,这两个菠萝销售旺季,邹自营就在拼多多上主销徐闻菠萝,其余时间则经营释迦果、苹果香蕉、红心木瓜等当地特产。依托平台农产品零佣金等惠农政策,在截至2023年底的8个月里,店铺累计销售单量超过30万单,利润也达到预期。

拼多多平台多样化的消费需求,让徐闻菠萝找到了更多可能性。以邹自营自己家的100亩地为例,“过去走线下市场,大果销路好,中小果却往往只能卖给罐头厂甚至烂在地里;而如今在电商平台的助力下,中果、大果都有更广阔的市场,整体产值提升了10%。”

尝到电商生意“甜头”的邹自营干劲十足,春节假期刚过就安排好了新一年工作计划,“我们最近在盘货,预计清明前后上链接。”今年,他决定在拼多多平台加大投入力度,将店铺数量从去年的10多个拓展到20-30个,同时加强对菠萝品质的把控。

除了销售自家菠萝,邹自营去年还帮助周边近200户种植户销售菠萝,且收购价普遍高于线下档口,“我们每卖出一斤菠萝,农户可以多赚0.1-0.2元”。

徐闻菠萝迎来大丰收,果农们忙得不亦乐乎。

2020-2022年,徐闻菠萝迎来高光时刻,田间收购价不降反升,高峰时更是冲破3元/斤,创下销售纪录。那个一度困扰当地果农的“滞销果”摇身一变成为了“致富果”。

目前 “菠萝的海”产业也越来越成熟,徐闻的“种菠萝大军”俨然成为“卖菠萝大军”。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购销商齐集于此,不同省份号牌的大货车停靠在地头路边,等待菠萝装车运出。

借力大数据、大直播冲击“世界菠”

徐闻菠萝绝地重生,不得不提一套数字密码:“12221”。

2019年,为了落实徐闻菠萝品牌建设市场营销工作,广东省农业农村厅成立“12221”专项工作组,提出了“12221”市场体系,即建设“1”个农产品大数据,组建销区采购商和培养产区经纪人“2”支队伍,拓展销区和产区“2”大市场,策划采购商走进产区和农产品走进大市场“2”场活动,实现品牌打造、销量提升、市场引导、品种改良、农民致富等“1”揽子目标。

五年来,工作组总会相约在春天来到徐闻,总结阶段重点,带来思考建议,助果农卖果。冬去春来,新一季菠萝即将丰收,徐闻菠萝的发展蓝图也在座谈会上逐渐清晰:电商化、数字化、包養網国际化,成为下个阶段的工作关键词。

今年新出炉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实施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县域电商直播基地建设,发展乡村土特产网络销售。徐闻县也在大力推进电商直播销售,举办了千人培训、千人直播等活动,努力打造成为“全国直播电商第一县”。

2020年春,拼多多支持的第一场县长直播拉开“徐闻模式”序幕。

徐闻县还紧跟数字化浪潮,推出了AI菠萝君,希望在数据成为新农资、手机成为新农具、直播成为新农活的时代背景下,持续深化徐闻菠萝“12221市场体系建设”,以AI技术助力解包養决菠萝种植、保鲜、加工、物流、宣传、营销等各类问题,将数据要素与农业全过程有机融合,大力发展直播、短视频等电商新业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新模式。

据悉,今年已有约316吨菠萝出口到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朝鲜等国家,其中朝鲜是首次出口。2月29日,中荔集团的一批徐闻菠萝也正要出口北美。AI菠萝君的出现,则为徐闻菠萝突破地域限制,从“中国菠”成为“世界菠”提供了平台。

要做大做强徐闻菠萝产业,必须要生产、销售“两手抓”。在畅通销售链路的同时,当地也积极推进生产多样性,在工业化、食品化、洁净化上持续探索,推出了菠萝烤鱼、鲜切小菠萝、菠萝月饼、菠萝年糕、菠萝预制菜等新兴产品。2月29日的座谈会上,与会领导还为“徐闻菠萝预制菜原材料直供基地”正式揭牌。这为徐闻菠萝完善产业链条、拓宽商业渠道奠定了基础。

随着徐闻菠萝的走红,“徐闻模式”逐渐在广东省推广。此前,拼多多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签订合作框架协议,共同助力广东特色农产品进包養網心得城,并且联合孵化50个广东省特色农产品品牌,全面助力广东省数字农业“新基建”。从开平鸭蛋、遂溪红薯、岭南荔枝到惠来鲍鱼、梅州蜜柚、潮州茶叶,在这些农特产崛起的背后,都能看到拼多多的身影。

数据显示,仅2020年,拼多多就开展了总计超过240场的助农直播,覆盖全国29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共计超过430位市、县、 区主要负责人进入助农直播间推介本地农(副)产品,累计催生6.7亿笔助农订单,销售农(副)产品总计超过41.2亿斤,帮扶农户113万户。

未来,拼多多还将持续通过资源倾斜、供应链优化等举措,加速粤货出村进城,推动广东农特产标准化、品牌化、数字化发展。